索 引 號: | 111423LL00100/2024-60801 | 主題分類: |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管理 |
發文機關: |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4年07月26日 |
標 題: | 關于印發呂梁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呂政辦發〔2024〕25號 | 發布日期: | 2024年07月26日 |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呂梁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呂政辦發〔2024〕25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各省級開發區(示范區):
《呂梁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呂梁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行動方案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為貫徹落實市委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精神,加快推進全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數谷呂梁”大數據產業基地,特制訂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認真落實首屆全國數據工作會議精神,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呂梁數字經濟,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美麗幸福呂梁賦能助力。
二、主要目標
繼續實施大數據產業市場主體深化年行動,大力推動全市數字經濟擴大規模和提質增效,圓滿實現省“兩會”提出的數字經濟規模增長15%的預期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信息通信網絡建設。持續推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融合應用,積極培育垂直行業5G應用場景,持續優化IPv6性能和服務能力。加大5G基站建設力度,推動完成1800座5G基站建設任務,消除重點公共場所和旅游景區5G盲點,實現全域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鐵塔呂梁公司、移動呂梁公司、聯通呂梁公司、電信呂梁公司
2.提升算力基礎設施質效。推動傳統數據中心綠色化改造,實現數據中心PUE值持續降低。加快山西超算中心升級改造、華為大數據中心擴建,納入全省一體化算力資源調度和監測平臺,積極打造全省算力樞紐節點,爭取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動全市各類數據中心企業化、市場化運營,探索形成有產值、有效益、能納稅的新經營模式,推動數據中心由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轉變。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高新技術發展研究院、呂梁經開區管委會,交城縣人民政府
3.統籌智算中心建設布局。積極聯合天津南開區建設全國首個國產化智算中心,打造支撐我市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和驅動全市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新引擎。加快醫療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場基地建設,推動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落地呂梁,爭取成為全省算力樞紐節點,并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為全國算力基礎設施提供“蓄水池”。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數據局、呂梁經開區管委會、移動呂梁公司,交口縣人民政府
4.建設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統籌我市數據資源優勢和現實基礎,完善數據流通交易體系,上線開展數據流通利用試運營,實現我市數據場內交易從無到有突破。搭建數據交易平臺,積極融入全省一體化數據交易平臺,建立完善數據交易主體準入、登記結算、過程管控等規則。探索建設以可信計算和合規措施為支撐的數據交易流通安全可信空間。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數據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呂梁經開區管委會
(二)建立數據基礎制度
5.健全法規規章。堅持規章引領,強化全市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促進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推進全市數據工作管理辦法、數據產權合規登記管理辦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數據流通交易規則等文件的研究制定。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數據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6.構建標準體系。結合全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需求,面向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歸集與管理、數據流通交易、數據治理與安全等領域,引導機構、企業、個人積極參與數據領域標準研究,加快推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貫標工作。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數據局
(三)推動數據市場體系建設
7.持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推動各縣市區、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全域發展大數據產業,離石區、柳林縣、汾陽市、孝義市、交城縣、文水縣、方山縣、中陽縣、興縣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5戶以上,其余縣實現大數據企業“零突破”;呂梁經開區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10戶以上,孝義經開區、興縣經開區、嵐縣經開區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5戶以上,其余省級經開區(示范區)實現大數據企業“零突破”。各縣(市、區)、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要建立大數據企業小升規儲備名錄,做好跟蹤摸底服務,按照“應統盡統”原則,引導培育大數據企業積極升規入統,持續壯大數字經濟規模。
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管委會
8.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聚焦5G+應用產業、信創產業、數據標注產業、人工智能應用產業、數字大健康產業、云計算和超算服務相關產業六大特色產業發展,繼續引進培育大數據企業,加快以5G技術為應用的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農業等項目建設,加快呂梁信創適配中心等信創適配項目建設,加快釋放華為山西(呂梁)大數據中心數據存儲和云服務能力與“天河二號”超算能力;推動數據標注企業集聚發展,建設全國有影響的數據標注品牌基地;推動構建人工智能產業鏈,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大力引進數字大健康上下游關聯企業,加快發展數字大健康全產業鏈,傾力打造“數谷呂梁·數字大健康產業園”。
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醫療保障局、市能源局、市高新技術發展研究院,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管委會
9.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推動數據資產評估與入表,推進數據資產評估標準和制度建設,建立數據資產評估工作機制,實現數據資產量化計算和價值評價。推進數據資產登記管理制度建設,開展公共數據資產登記工作,開展數據產權合規登記,推動界定數據來源、持有、加工、流通、使用過程中各參與方的合法權利,探索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結構性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加快呂梁數據資源流通交易,在全省率先開展數據產品交易。加快引進發展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推動社會數據入場交易,不斷完善數據交易制度,積極推動數據流通供需市場的培育和發展,建立數商生態,持續提高數據要素應用支撐與服務能力。
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呂梁經開區管委會
10.加快構建數據產業創新生態。支持數據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帶動數據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數據產業集群。鼓勵行業組織、企業和高校院所等單位開展數據分析挖掘、數據可視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核心技術攻關,深化數據技術應用,搭建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打造數據創新生態。
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管委會
11.持續拓展數據領域合作交流。各縣(市、區)、各省級經開區要常態化走出去參加高端大會、論壇、峰會、博覽會等,開展領導帶隊、專班招商,鼓勵以企招企、以商招商、展會招商,支持產業鏈招商、鏈主企業招商;主動引進市域外大數據企業舉辦專場對接、交流合作、招商洽談等,吸引優質企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落地。
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管委會
(四)促進重點領域數據要素賦能
12.激活行業領域數據要素潛能。聚焦工業、能源、醫療、文旅、農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組織開展重點行業數據要素價值示范應用,構建數據要素應用示范項目及典型案例,遴選一批顯示度高、示范性強、復制性好的典型應用場景。積極參加全國“數據要素×”大賽,加強數據資源供給,豐富數據成果轉化路徑。
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醫療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
13.推動數據要素賦能產業發展。深入推進數字技術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聚焦“985”重點產業鏈和“1+14+N”特色專業鎮,推動數字轉型項目實施和數字化場景應用,鼓勵平臺企業構建多層次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因地制宜發展智慧農業,加快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動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商貿、文旅、康養等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上云用數賦智”水平。積極申報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大中小企業融合創新協同發展。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14.加快社會民生服務數字化。聚焦教育、社保、醫保、養老、人社、文旅等社會民生領域,持續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深化拓展“呂梁通”應用,持續接入政務服務、醫保醫療、社保繳費、文化旅游等高頻次應用服務,打造網上政務大廳,不斷提升便民利企優政善治水平。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數據局
15.以試點示范突破強化數據賦能。面向數據流通和應用,以醫療數據等領域開發利用為抓手,突出我市在數據利用開發利用、能力提升和場景應用等比較優勢,爭取國家試點建設。
責任單位:市醫療保障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市數據局、呂梁經開區管委會
(五)加強公共數據歸集和開發利用
16.持續完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深化數據資源摸底工作,按照“按需歸集、應歸盡歸、全面協同、統籌管理”原則,完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圍繞高價值、市場化成熟度高的領域構建行業性公共數據集。完善公共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持續更新拓展目錄編制范圍。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庫,豐富基礎數據服務方式。推進市本級及以下自建系統數據回流,積極爭取國家、省及行業主管部門、垂直管理系統等數據回流事項。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
17.提升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水平。一體化推進公共數據的開放共享和開發利用,做好公共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公共數據共享目錄清單,完善數據共享的需求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機制。建立公共數據開放目錄清單,推進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業的公共數據有條件無償開放,探索用于產業發展、行業發展的公共數據有條件有償開放。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
18.加快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試點。積極推進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加快數據產品上架引導授權運營機構結合數據領域優勢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挖掘應用場景、加強數商合作,圍繞金融、保險等社會高頻急需領域開發優質公共數據產品,爭取10個左右數據產品上架。
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呂梁經開區管委會
(六)強化數據安全保障
19.落實數據安全法規制度。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指導監督數據處理者落實數據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開展數據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應急處置、教育培訓等重點工作,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開展數據處理活動,要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切實履行相關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數據局
20.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鼓勵數據企業開展基于云端的安全服務,有效提升數據安全水平。構建云網數一體化協同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對算力資源和數據資源的安全防護。加強數據安全存儲、可信傳輸、數據存證等國產化數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可信身份認證、接口鑒權、算法核查等新技術應用。
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數據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省級經開區要抓住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契機,加強數據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大數據發展應用協同推進機制,開展數據領域產業項目儲備跟蹤,加大項目申報力度。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要主抓、研究、部署、推動,保障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取得扎實成效。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市縣新聞媒體開設數字經濟專欄、專版宣傳。探索建立數字經濟發展指標體系和監測考核體系,開展統計調查,推動全市形成競相發展數字經濟的濃厚氛圍。
二要強化政策支持。各縣(市、區)、省級經開區要出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政策,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用于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大數據產業發展和融合應用項目在用地、用房、用電、用網、稅收優惠、科技創新、人才引進、主體培育、產業發展等方面給予更多更精準支持,持續釋放政策“洼地”效應。市、縣級財政以及省級經開區要依據財政增長情況,逐步增加本級管理的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規模。
三要抓好人才保障。持續加大數字人才引進培育力度,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產業協會和骨干企業合作建設大數據人才教育實訓基地,依托研發項目、創新平臺、創業創新大賽、技能競賽等大力培養、選拔人才。
四要鼓勵創新發展。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扶持企業研發能力建設,培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推動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按照企業需求,借助省校合作平臺,推進企業與科研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高校研究機構為重要支撐、有效分工協同合作的產學研創新體系。鼓勵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主體大力開展數據匯聚、數據治理、數據標注、應用服務等數字經濟科技領域創新研發。聚焦科技服務產業創新,以需求牽引、以應用為先,支持運用數據、模型、算力,支撐智慧礦山、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領域應用場景,推進各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研發。
五要加大督查考核。對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和各省級經開區(示范區)大數據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對爭取到國家、省級大數據政策、資金、項目、獎勵和在大數據招商引資、引技、引才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予以大力表彰,加大年度責任制考核賦分比重,推動全市形成濃厚工作氛圍。
解讀鏈接:【圖解】市數據局關于《呂梁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行動方案》的解讀
政策咨詢:呂梁市數據局??數字經濟科??8498869